张红宇:乡村振兴战略与企业家责任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日期:2018-01-02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刚才锡文主任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问题,孙其信校长也讲了他的想法,讲得都很好。其实追踪溯源,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一以贯之的相关思想表达。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怎样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在座的企业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怎样聚焦强势农业目标;第二,怎样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怎样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三个方面讲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及生产、生活、生态问题。
       一、聚焦强势农业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粮食、肉、水产品总量都是位居世界第一,粮食总产量去年是6.16亿吨,今年是6.18亿吨,全球2016年粮食的总产量为26亿吨,中国的粮食产量占到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全球人口总量去年是73亿,人均粮食产量为350公斤,而中国去年的人口总量为13.8亿,人均粮食产量为445公斤。与此同时,我国肉类产量去年是8540万吨,人均62公斤,而全球的人均水平是42公斤。第三,我们是世界第一水产品生产大国,去年我们的水产品总量为6900万吨,人均50公斤,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2公斤。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农产品总量都是世界第一,粮食、肉类和水产还分别超世界平均水平近100公斤、20公斤和28公斤。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农业又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在同样的价格上,我们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同样的质量,我们的成本比别人高。因此,怎样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使中国农业由大变强?我以为核心是两方面:第一,要以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第二,要用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以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于我们怎么样做成强势农业,有非常全面的论断和要求。
       1、千方百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当然我们今天看国家粮食安全的视角和过去有些调整。过去我们讲国家粮食安全要建立在“藏粮于库”的认识上,但现在由于生产能力提升,我们把方针调整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特别是在粮食安全上,我们非常清晰表达为玉米、小麦、水稻等谷物要基本自给,但是水稻和小麦作为口粮要绝对安全。事实上,我国的水稻和小麦进口近几年的情况,大致都在2%左右的水平,所以口粮绝对安全是有保障的。
       那要怎么样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明确提出了五句话,“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当进口,科技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换句话说讲,粮食安全问题不要仰仗于其他国家粮食多,可以给我们供给粮食,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如出一辙,关系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谈,关系不好的时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粮食安全非常重大,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优化农业结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势农业第二个问题就是农业结构调整。我个人以为 “加减乘除”要一起做。第一,加法。加什么?增加我们短缺的农产品,比如大豆,我们年度间大约需要一亿吨,我们去年进口了8391万吨,占我们整个大豆需求的80%以上。今年1到10月,我们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8000万吨,同比增长了30%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央这两年在减玉米的同时,增加了大豆和高端农产品的产出。第二,减法。减什么?我们每年需要3500亿斤玉米,可是2015年我们生产了4500亿斤玉米。因此要减少我们需要量不是那么大的农产品。第三,乘法。乘法就是乡村振兴战略里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第四,除法。12年前,如果当时设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意识到生态问题就更好了,当然当时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后来有人讨论,如果说当时提出生态问题,比如生态良好,就更加地完美。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怎样以最小的物质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子要大,分母要小,这就是我们讲的结构调整。
       3、培育农业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这里面主要有四个产业要大发展。第一,乡村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去年增加值达到5700亿,相当于去年农业增加值6.37万亿的8.9%,去年我国的GDP总量74.4万亿,农业占比8.6%,乡村休闲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已经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8.9%,实现了21亿人次的农村观光旅游休闲。第二,互联网+,农村电商产业。农村电商十年前没有、五年前没有,三年前是新兴经济,但现在已无处不在。全国60万个行政村去年40万个行政村有农村电商覆盖,实现了增加值达到8945亿,吸纳的劳动力2100万,占整个从事农业劳动力2.15亿的近10%,这类产业是典型的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生动力。第三,农产品加工业。这是传统行业,但是没有像今天一样,农产品加工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去年主营收入达到20万亿,接近国民经济的近三分之一,超过四分之一。第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服务在今天表现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2015年创造了2050亿的增加值,占比不高,占整个6.37万亿农业增加值的3.5%,但是极具成长性。
       4、实现绿色发展
       农业是永恒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也是生态保护过程,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农业部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些年一直要求做到“一控、二减、三基本”。 “一控”,就是要控制水资源在农业中的过度利用。“二减”,就是要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现阶段每年投入6000万吨的化肥,折纯超过30万吨的农药使用量,今天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这个基本上做到了零增长,下一步要求是负增长。“三基本”,作物秸秆、农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当然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注意到,我们现在还有240万吨农膜, 10亿吨的秸秆, 40亿吨动物粪便,现在农膜只有40%可以回收,10亿吨的秸秆,40亿吨的动物粪便怎样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就是实现我们讲的绿色发展的目标。
       打造中国强势农业,农业企业应有所作为。应该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强势农业打造,在座的企业家们应该做什么?企业家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年来我到经管司工作后,由于工作职责涉及农业企业,我看了大量的农业企业,我的认识总体上是积极的,我国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主体。我以为农业企业确确实实在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当的角色和作用是不太一样的,相关的数据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这一点。全国35万个农业产业化组织,其中13万个龙头企业,这里面有1242家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13万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9.7万亿,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全国的农产品和市场供给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肉奶蛋、加工食品,三分之二是这13万个农业企业创造的。我们中国的奶企经过接近十年的卧薪尝胆,现在的质量可以讲绝不输于来自澳大利亚、来自英国、法国的奶,很多指标大大超过这些国家,但是我们失去的是信心,恢复这个信心很难。我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我们国家的奶企看一看,你就知道中国农业企业的活力是存在的。温氏今天也来了,温氏集团年生产1800多万头猪,我到丹麦去过,丹麦作为全球最强的生猪生产大国,一年生猪出栏2500万头,温氏规模再提高一点,我们一个企业就可以超过整个丹麦的生猪生产能力。所以这样的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里应该起到联系农民、服务农民的领军作用。
       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我特别强调的农民问题更多是收入问题,中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2.82亿已经转出去了,还有2.15亿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外出,促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对农民的收入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978年整个劳动力结构中,农村劳动力占70%,到了2016年,在整个劳动力结构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已经下降到27.7%。39年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实继续下降的空间还蛮大的。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乐观,因为只有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我们中国的农业才有希望,农民收入增长才有希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问题,不外乎说怎么样更快地减少农民。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到,尽管这些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但是去年仍然是1:2.72的关系,农村居民收入12363元,城镇居民收入3361元,绝对收入差距21230元,这种绝对收入差距很容易被掩盖在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表面上看前年是1:2.73,去年是1:2.72,今年应该更好一点,但是绝对差距是越来越大。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聚焦农民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1、减少务农劳动力
       这么多年来,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速度大于二三产业,但仍有减少务农劳动力、提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的空间。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减少直接农业生产的人员,才能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收入。这里有几个数值,在改革开放之初,一个工人相当于七个农民的劳动力生产效率,是1:7的关系。到了去年是1:3.8的关系,1978年农民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效率之比是1:5,去年是1:4.5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继续减少农业从业人员还是有空间的。
       2、聚焦精准扶贫
       聚焦农民问题,当然要聚焦贫困。我们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企盼还有很长的距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又一次提到,我们绝对不能降低标准,但是也不能吊高胃口。要求到2020年全部贫困县要如期摘帽,592个国家指定的贫困县要如期摘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应该起到好的作用。
       3、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刚才陈主任讲到相关问题,我非常赞同。聚焦农民问题一定要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各类企业,怎么样帮助普通农民实现和市场的对接,要让农民在现代农业过程中有获得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是发展现代农业一定不能落下普通农户,要让普通农户参与进去并有获得感。因此怎么样保护小农户的发展权益,特别是财产权益,需要充分释放在座的各位农业企业家,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要深入思考,怎么样联系农民、服务农民,扶持小农户,千方百计增加普通农民收入。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业企业有责任担当。联农带农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是龙头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根本区别。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进行相关工作,农业企业,不管是温氏集团也好,或者新希望集团也罢,或者伊利、蒙牛,作为企业而言,全世界都一样,要利润为上,但是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公司+农户”,公司“+”后面有多少,你联系农民的户数有多少?这是我们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观察指标多年来一直表明,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增长明显,去年户均增收3493元,占整个农民收入的15%到20%,在这方面,不少企业做得很好。
       三、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方面,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怎样有效衔接?事实上,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有机衔接,是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法宝,这是一个非常英明或者卓越的制度安排,我们找到了一个中间道路。政府行为能够很好地体现,比如12年前提出新农村建设5句话,20个字,我们现在提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按照这个战略来推进工作,而各个市场主体也按照这个战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方式我认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要坚定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认识到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抓手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以为在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抓:
       1、农村要宜居
       城镇化过程中,千万不可淡漠农村,农村是生产场所,也是最广阔的居住场所,生产生活生态要兼顾。乡村要宜居,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政府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要因地制宜,要体现不同区域乡村的风貌特征,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护重于建设,切忌运动式建村建镇。今年田园综合体很时髦,特色小镇很时髦,这跟刚才陈主任讲到的、批评到的一样,过去讲的新农村建设五句话最后就理解为一句话,钱多盖房,钱少刷墙。可以告诉大家,提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这些概念以后,我观察十个规划里面九个半都是修房子的规划。所以在这个方面注意保护是最重要的,不然修完了以后,你回过头来发现我们没保护是多么令人遗憾。
       2、要素流动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区别于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要素向城市单一流动的做法,也区别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单一城市资源向农村反哺的取向。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仍需要向外转移,但城市的资本、技术、高素质人才资源更应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体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选择。我个人以为,城乡融合发展是在城乡一体化或者城乡统筹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城乡统筹更多强调政府行为,城乡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府需要统筹城市里面的资源,不断地进入农村,农村也需要继续将富裕的劳动力进一步地向城市输出。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还在路上,我们还远没有到历史的终点,在这个方面我们城乡要素怎么样有机地衔接?这个很重要。
       3、优化政府行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中间道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有机衔接问题,政府该做什么?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收入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农业农村活力。市场该做什么?要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企业是实践者,当然也会是受益者。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企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既是做大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带动力量。在这方面实际上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要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高度,解决农业产业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及提升农民购买力,农业企业将迎来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政府对企业家包括农业企业家一贯地高度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企业家应该在里边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边明确提出的,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的企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把企业家精神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央将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企业家的优质高效务实服务。今年9月,中办、国办专门下发了个文件,主题就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弘扬企业家精神。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从宏观层面已经给农业企业制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企业家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农业企业家要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一大批企业家扎根农村、立足农业、心系农民,带领企业发展成为极具市场竞争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广大企业家要以他们为榜样。第一,发挥关键作用,做大做强我们的企业,促进强势农业发展。事实上包括新希望在内,包括伊利、蒙牛在内,包括温氏集团在内,都做得很好,通过这样的中国农业企业来担当中国的责任。中国强势产业的标志是什么?未来我们应该有世界一流的农业企业,三年内、五年内我坚信十年以内,全球农业前三甲中一定有中国农业企业。第二,发挥示范作用,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最近京东搞产业扶贫,通过电商扶贫全国60万个行政村,去年40万个行政村已经覆盖到了电商,今年60万个行政村将全部都要覆盖,这体现了企业家的担当。京东还宣誓我们怎么样为农民收入做贡献,甚至讲贫困人口的存在是富人的耻辱,我认为这句话还是有责任感,有正能量的。第三,发挥带动作用,实施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小农户共享发展成果。总之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都可以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就是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