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来源:乡村发现   日期:2018-01-18


       聚焦打造强势农业,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现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肉类、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要求在稳定总量的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以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由量到质、由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转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打造中国强势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底线。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稀缺,决定了我国长期内都不可能成为资源型农产品输出大国,但必须确保有足够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满足自身需求,同时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一是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二是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三是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资源掌控、产能合作、规则制定等能力建设,推动农产品优进优出、引进来走出去齐头并进,提高我国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这是打造中国强势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更是一篇需要多管齐下的大文章,必须加减乘除一起做。一是做加法。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更加注重市场稀缺产品、高品质高质量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标准、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二是做减法。控制和压缩低端无效生产,适度调减玉米、水稻等阶段性供大于求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引导生猪等产能向粮食主产区、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降低水库、湖泊网箱的水产品养殖密度。同时精心设计补偿支持政策,防止农民因种养殖结构调整而收入大幅下降。三是做乘法。深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将农业产业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拓展,实现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四是做除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这是打造中国强势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一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相当于我国农业增加值的8.9%,从业人员845万,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农业农村电商。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亿元,相当于我国农业增加值的14%,解决了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万亿元,约占我国制造业的五分之一。四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各类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产值超过2000亿元,服务领域涵盖种植、畜牧、渔业等各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极具成长性,深刻拓展了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对保增长、稳就业、促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是打造中国强势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担当。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好五大行动,广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大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二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三是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四是农膜回收行动,力争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五是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力争到2020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聚焦促进收入增长,推动农民全面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3000元,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特别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继续减少务农劳动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不断变小,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6年的27.7%,5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民工总量高达2.8亿人。农业直接从业人员的减少将有助于促进规模经营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要畅通农民进城渠道,消除各种政策障碍和利益藩篱,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落户定居,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使务农劳动力的减少与我国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
       做好农业产业扶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必须坚持不懈努力,在不降低标准、不吊高胃口的原则下,以更有力的举措、更集中的支持、更精细的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发展主导产业。引导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选准特色产业,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推动农村“双创”。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农村人才在贫困地区创业兴业,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调动贫困户主动性创造性。精准扶贫脱贫并不是搞“大锅饭”,一定要防止贫困户滋生“等靠要”思想。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开展培训、示范引导等,力争让每个贫困户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主动融入一项致富产业,找到脱贫门路。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国是大国小农,有2.6亿农户,其中2.3亿是承包农户,在传承农耕文明、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搞集中连片生产,而且从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来看,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有大量小农户在农村生产生活。一是注重保护小农户利益。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解决农业问题,更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决不能让小农户掉队。要处理好小农户生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小农户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被遗忘。二是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要把带动小农户的数量和利益联结程度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考核、政策支持的主要指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轨道。三是创新组织带动模式。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紧密合作,发展保底价收购、土地经营权入股、项目资金量化等新型联结方式,形成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同步分享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体来看,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宜居农村。农村不仅是生产区域,也是城乡居民宜居的生活空间,工作在城市、生活在乡村,不仅可以疏解城市各种压力,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政策导向上,要坚持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保护好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保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底色。在基础设施上,宜居是重中之重,要建设和维护好乡村水、电、路、气、房、信息化等必备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公共服务上,向农村教育、医疗等提供更多公共资源,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引导要素自由流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畅通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下乡渠道,全面提高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破除地域歧视,稳定经营预期,打消心头顾虑。二是设置必要的“防火墙”。防止一些工商资本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借机搞房地产开发,损害农民利益。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工商资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把农业农村当作长期发展的“大本营”,热心农村各项事业,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完善有效制度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政府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方针,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体现向“三农”倾斜的总体要求。一是宏观调控制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基础设施、价格保护、金融保险、收入保障等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全面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二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三权分置”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为满足农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方土地权利诉求,提供了一种富有弹性的制度设计。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落实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抓紧抓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推动农村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重点要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使广大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四是人才支撑制度。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带动农民的农业企业家队伍,凝聚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和“三农”工作者的磅礴力量,合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