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调控手段仍有创新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18-01-08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CPI连续8个月处于“1时代”——
物价调控手段仍有创新空间
从2017年全年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表现温和,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已无悬念。专家表示,价格调控与管理面临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和完善价格调控需要有新思路,建议强化对物价水平采取区间调控和结构性调控等创新举措——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5%,其中有8个月连续处于“1时代”,处于1.2%至1.9%之间。从2017年全年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表现温和,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已无悬念。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物价形势运行稳定性的进一步增强,价格调控与管理也面临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和完善价格调控需要有新的思路,并建议强化对物价水平采取区间调控和结构性调控等创新举措。
物价稳定性增强——2018年CPI上涨动力较弱
截至2017年11月份,我国CPI已经连续8个月处于“1时代”,处于1.2%至1.9%之间,价格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价格改革论坛·2017”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分析说,从历史数据看,2012年至2016年,我国CPI平均涨幅为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分年份看,年平均涨幅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2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十一五”期间的水平。分月度看,CPI月同比涨幅在年内的振荡幅度逐渐缩小,价格曲线趋于平滑。
根据交通银行预测,2018年CPI将上涨2%左右,高于2017年;PPI平均涨幅为3.5%左右,低于2017年。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逐渐收窄,物价水平将相对比较温和。
“在国内需求难以大幅上升的情况下,2018年CPI上涨动力较弱,不存在显著抬升物价的因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2017年食品价格负增长,2018年可能回正。由于2016年以来工业领域产品价格显著上涨,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逐渐从上游向中游传导、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传导,可能2018年价格涨势会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转移。因此,预计2018年CPI呈上半年高、下半年低的特点,高点出现在年中6月份和7月份。
交通银行分析指出,随着国内投资需求趋弱,对工业产品价格不存在拉高作用,PPI应该不会大幅攀升。前期价格上涨较大的上游产业难以进一步飙升走高,部分行业价格可能出现回调。由于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钢铁、水泥等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短期不会明显回落,涨势可能持续。价格涨势从上游向中下游传导,中游和下游行业产品价格可能有阶段性上行。因此,未来PPI涨幅可能缓慢收窄,但近期同比维持增长势头。
“我们初步预计,2018年PPI翘尾因素月平均为2.4%,显著低于2017年,高点出现在1月份和6月份至8月份。综合判断,预计2018年PPI平均涨幅为3.5%左右,低于2017年。”刘学智说。
新业态消费模式涌现——价格运行结构性变化显现
影响物价运行的因素很多,包括供给和需求状况、货币政策变化、技术革新、消费结构转型等。近年来,我国价格运行总体上表现平稳,但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新变化。
从CPI的内部结构看,非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进一步加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食品价格在CPI构成成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016年1月份起,国家统计局根据5年一次基期轮换的规则,对CPI构成分类及相应权重作了调整。其中,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结构上升。从近两年的情况看,随着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受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以服务为主的非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卢延纯指出,2016年我国服务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达到40%,接近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2017年全年,服务价格对CPI的影响很可能会超过食品价格。
从CPI和PPI走势看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卢延纯分析,2012年至2015年,PPI持续地负增长,但是期间CPI维持正增长,个别月份涨幅甚至超过3%。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9月份以后PPI迅速由负转正,涨幅持续走高,但CPI走势则相对温和。2017年2月份,PPI同比上涨7.8%,但CPI同比只上涨0.8%。
“PPI和CPI走势分化在历史上很罕见。”刘学智说,除了在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方面,我国物价在其他层面存在分化。例如,在消费产品价格方面,食品价格受到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波动大;非食品价格走势平稳,近两年处于缓慢上升态势。在工业产品方面,2017年以来的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上游行业,中下游行业涨势很弱。
刘学智表示,价格分化的背后,是由于价格传导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供给端出现结构性变化,不同行业面临的转型情况差异大。例如,上游初级原材料行业库存周期波动较大,中游加工制造业周期性波幅减小,下游生活消费端几乎没有受到本轮库存周期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向传统行业日益渗透和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刘学智看来,近几年新业态的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产业高速扩张,促进了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胀水平适当下降是合理的。“如果目前CPI涨幅与过去一样(如1990年至2010年平均CPI涨幅为4.8%),那么将会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刘学智说。
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结构性调控避免“一刀切”
基于当前我国价格运行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专家指出,我国应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创新价格调控思路,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使物价调控手段更加精准高效。
“在制定价格调控目标时,应更加注重区间调控的概念。”卢延纯分析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已经从过去以一个靶心为主的“点调控”转向“区间调控”,只要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政府就不干预。在价格调控领域,也可以考虑设置价格总水平的合理区间。
刘学智认为,在设置合理通胀目标时,应该进一步提升物价调控精细化水平。近几年,我国对CPI调控目标都是设定在3%左右,2012年以来的实际物价水平都低于3%,基本保持温和涨势。因此,物价调控应适应新形势变化,更精准地设定物价调控的区间目标。
从调控方式上看,则应更加重视结构性调控。卢延纯认为,价格调控需要观察指标构成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决定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调控方式、调控力度和调控方向。例如,当前我国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CPI当中的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二维分化,在调控价格时,就应该区别对待,实行结构性调控,避免“一刀切”。
刘学智建议,应该针对CPI的不同构成,精准施策,针对性调控。例如,对于鸡蛋、大蒜、大豆等容易引起投机炒作的食品,应加强管控,促进市场供需平稳。
从调控的侧重点看,则应更加注重供给侧调控。卢延纯说,过去价格调控更侧重于消费者的角度,现在则更多地着眼于生产的角度,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结构调整,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价格环境。
从调控的过程看,应更注重预期管理。卢延纯说,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提高,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说大豆、玉米这种期货价格信息已经深入影响到了农户的种植计划和生产行为,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对城镇居民现在的购房行为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因此在价格调控的过程当中,应建立健全预期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化的预期管理体系。
“过去几年有这样一个现象,当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企业担心会进一步上涨抬升生产成本,便普遍加大采购,导致价格进一步上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引起恐慌;当产品价格下跌时,情况完全反转。”刘学智说,当前应进一步强化预期管理,提升市场主体对未来价格走势判断和应对的能力。(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