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18-03-13
全国政协经济界别联组讨论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马珺在作笔记。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 摄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马玉璞(左)与其他人大代表探讨中国制造话题。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日祥(左)和另一名政协委员在探讨问题。经济日报记者 廉丹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品质革命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是发展优质制造业、提振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就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主题,记者采访了来自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
嘉 宾
全国政协委员——
杨正国(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建沂(富通集团董事长)
马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杨成长(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刘中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朱日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
记者:如何理解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一新提法?中国的实体经济里似乎还缺乏世界知名的企业和企业家,目前在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基本上都集中在互联网行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杨正国委员: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从宏观角度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渐进式改进,即在原有基础上的技术提升,工艺改进,流程优化,这属于技改项目,大部分都是一些细节上的改动,谈不上“革命”。另一种则是革命式改进。
要实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还是要在革命式改进上下功夫,也就是原创开发。目前,在不少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了引领世界创新的能力,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需要鼓励更多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继续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产品。
王建沂委员: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核心的若干现代产业集群。我认为,还需要继续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级的行业“单打冠军”。我国制造业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在产业组织形态和区域布局方面必须要变革。
杨正国委员:中国缺席了两次工业革命,所以百年来一直处于向西方学习的状态,特别是制造业一直处于追赶阶段。不过,近些年我们追赶得很快,一些行业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比如,我们生产的全球唯一可取代角膜捐献的生物工程角膜。但客观上说,还有很多行业与西方顶尖技术存在差距。同时,工业是个积累资本的行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
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我们和国外的技术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加上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能力,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在这一行业我们能快速超越。
王建沂委员:我相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集中全要素资源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行业冠军,是完全有可能的。应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全产业链同步发展。通过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纵向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横向联合产业链配套企业,整合原来分散型、碎片化的产业组织形态,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产业基础。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记者: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作哪些努力?除了人才,建设“制造强国”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马珺委员:要深化“制造强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过去由于受工业技术水平、工人教育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在低端制造业集聚了大量产业工人,这在带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有效提升,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就无法参与知识型的经济活动。我国在未来需要围绕制造强国目标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注重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密切结合,将学校教育与员工在职教育密切结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领军人才,培育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
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多元主体协同配合,多种制度配套保障。未来,政府需要加强“制造强国”的配套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强有力的手段维护企业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核心利益;深化金融管理体系改革,为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要深化市场要素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亲清的政商环境。
另外,“制造强国”不仅是一个技术领域的追求目标,更是一个文化领域的努力方向。放眼世界可以发现,所有制造强国均由某种特定的文化理念作为核心支撑。未来我国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质量就是生命”的社会文化,将追求产品质量变成企业的行动自觉;政府可以设立与质量相关奖项,激励企业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和自主科技创新;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更多本土企业“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树立品牌意识和实施品牌战略。
把握中国制造融合趋势
记者:要推动“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应该把握哪些趋势?
杨成长委员:一是应注意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服务业开始制造业化,制造业也开始服务业化。制造业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端延伸,制造和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汽车制造商开始从汽车制造延伸到汽车服务、汽车金融等领域。
二是要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制造业需要升级改造,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条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和融合新模式。从产业外部看,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一方面,传统企业积极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用互联网工具变革自己。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正在加速。
三是重视技术创新。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材料和动力等领域都在产生重大创新,引领着工业领域内各行业的融合和革命。我国的工业制造可以划分为机械、电子、仪器仪表、材料和动力等生产领域。目前,这五大领域都在发生技术革命。这五大领域的创新融合,足以推动整个传统制造业的新一轮革命,制造业新旧模式的划分已经明显不合适。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进程中,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不可缺少。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研成果要去水分重成效
记者:作为科技工作者,对未来推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有何看法?如何评价我国科研与产业结合的现状?科研机构和企业到底谁是推动制造业品质升级的创新主体?
朱日祥委员:人是科技创新和研发中的第一要素,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很多对科研工作者的激励政策,觉得倍感振奋。其中,包括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都是关系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对激发科研工作者热情、保障相关权益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未来,我们期待这些政策能细化为具体措施并尽快落地。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变成财富合理合法的氛围,推动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与产业结合,并转化为产品。第一个尝试的,永远是最难的,跟随模仿的就容易得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推动举国创新局面形成。
刘中民委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很多领域涌现出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企业,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很多领域我们仍然处于技术链条的低端。建议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需要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倾斜、项目安排去提升这些低端行业的技术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此过程中“指挥棒”要明确,精准锁定实用价值高、靠企业自身又完成不了的科技研发项目并积极投入和引导;二是从我们科研工作者和科研院所自身出发,要去除科研成果中的水分,倡导具有实用价值的、有引领作用的科研。
目前,国企创新水平参差不齐、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甚至社会资本在投向科研创新领域时,经常因为风险问题持审慎态度。我国的科技创新更多是政府引导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模式,还要解决好科研院所与企业如何有效合作、科研成果如何顺畅转化等问题。推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全社会多环节参与合作的系统工程。(记者 廉丹 佘颖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