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官网-活动地域:全国 > 民营科技 > 科技资讯 >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9-04-16
下得去,更要留得下、干得好——
基层就业,如何从“趋势”到“常态”
河北省南和县贾宋镇苏史张村大学生村官高玉(左)帮助农户在大棚内进行吊秧。新华社发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村,四名大学毕业生在商讨自己所创办的民宿和农业公司的规划。新华社发
编者按
又一个毕业季。各地高校纷纷开启“春招”模式。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各地各高校纷纷出台政策意见,拓渠道、稳就业。截至目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与往年比,有哪些新变化、新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哪些问题需要思考?
从今日起,本报将持续关注就业问题,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实现建言献策。首期,我们聚焦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共同探讨如何构建让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
24岁的古丽米热最喜欢的风景,是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的日光。作为北京林业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两年前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机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成为这里的一名基层工作者。
从最初的不适应、苦闷,到工作中游刃有余,如今的她,成了单位同事口中“爱笑的小米粒”。她说,在新疆的每一天,都是奋斗的一天,都是能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一天。
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各种鼓励基层就业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目光投向了基层,就业心态更趋理性、务实。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纠结:有人担心发展受限,也有人担心期待与现实落差太大。
那么,如何让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下、干得好?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从“趋势”到“常态”,又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1.大学生基层就业,有数量更要有质量
“请朋友圈各位走过路过的帮我选择一下,A还是B?”这两天,上海某高校2019届毕业生林然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两份offer。
“一份是老家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一份是省会私企的技术岗位,各有利弊。我和爸妈分析了好久,实在选不出来。”随着签订合同日期的临近,她决定在朋友圈求助:“哪份工作被选的多,我就签哪个。”
近年来,就业空间较为宽广、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就业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让基层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8年近2000名在读和已毕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82.3%的受访大学生考虑到基层就业。但在“下得去”的格局已经初具雏形的情况下,“留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等问题也难以回避。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在2003年至2017年之间8次对全国高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归纳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趋势的基本特征。他发现,从生源地与就业地分布来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体是来自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而从人力资本水平与就业地分布来看,选择基层就业的比例与学历层次呈负相关,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学历以本科和专科学历为主,且专科生选择基层就业平均率高于本科生;学业成绩排名中下等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更多。
“这说明选择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趋势到常态,需要实现的是更高质量的基层就业。”蒋承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林然式的迷茫,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基层就业选择时顾虑重重。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闻亚告诉记者,这种在“入口”处的不坚定、没想好,是导致基层就业质量不足,甚至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把它当成一个跳板,把自己当作一个过客,而不是真正想扎根基层。还有部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被动就业,工作中的想法如果得不到重视,很容易丧失工作积极性,造成流失。”
2.不下基层,不是怕吃苦,而是担心发展空间受限
为何迷茫?去基层就业,大学生最看重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又是什么?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名大学生,发现多数不愿赴基层工作的大学生都担心基层工作琐碎无聊,更有大学生担心未来的人生会在一成不变中度过。
这与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祝军曾做过的一项针对6500余名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相同。他发现,待遇、生活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是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而在这其中,职业长期发展机会越来越被大学生看重。
“实际上基层工作有些方面我觉得是很有挑战的,也相对复杂。”高帅是清华大学2015级毕业生,已经在西藏拉萨达孜区德庆镇工作了4个年头:“工作中我会碰到很多具体问题,比如怎么和群众交流,做好群众工作。我工作的地方,藏民很多,语言、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都比预想要复杂得多。”
但这些基层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却在大学生择业、基层单位选拔以及后期工作的过程中被或多或少地忽略掉了。
一位地方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目前基层人员的招聘中,基本采取统一考试,其题型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差不大,并未体现对这些素质的要求。还有的基层用人单位选才过程中盲目追求高学历,致使选拔的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不对口,无法胜任。
在蒋承看来,今天,去基层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要认真考虑和定义:“大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大学生都能不加区别地适应基层工作,它对就业者有着相应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基层不同岗位,如公共事务部门、专业技术部门、中小微企业等,对就业者的要求更是有很大差异。但现有政策将大学生基层就业预设成大学生单向度的嵌入基层岗位,认为大学生肯定能适应基层工作,缺乏必要的融入指导,这也埋下了留不住人的隐患。”
此外,缺乏精准的基层就业指导也使得大学生对基层工作认识不足。
记者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很多学校加大了基层就业宣传力度,但由于人手不够等原因,其主要精力放在了办手续、开招聘会上。
“我还没确定好工作方向,就要接触大量招聘启事,投大量简历,甚至一天面试好几次。”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周聪用“懵”形容自己去基层的选择:“觉得工作地点离家挺近,就投简历了,面试也晕晕乎乎过了。学校负责实习就业的老师每天发招聘信息、办就业手续都忙不过来,更别提能帮我们深入分析了。”
除了上述原因外,有专家指出,要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政策进行调整。
记者梳理发现,自《2003年就业工作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以来,中央基层就业政策经历了由笼统到细化、由零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2017年,《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印发,要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但从地方政府角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关注以及后续政策的落实关注偏弱。
“中央政策给出了基本框架,但地方政策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反馈机制不够。”西部某高校就业办教师刘飞告诉记者,近年来,其所在地方政府年年组团去一线城市招人,却收效不佳:“有时就是走走过场,甚至有人带着去年签约的博士去招聘现场重新签约,‘假装’招了人,‘假装’完成任务。”
“一些地方政府在吸引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内容过于简单,仅是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嫁接,没有结合地方就业的实际情况。还有些地方政府仅仅口头落实政策,没有为大学生提供便捷有序的就业渠道,导致大学生基层就业期望难以得到满足。”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一些地区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鼓励本地区学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但仅提供了宏观政策,并没有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与广泛的就业渠道,导致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热情不高。”
3.从“吸引人才到基层”向“为基层培养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才”转变
如何让大学生不仅下得去,更要留得下、干得好?专家们建议,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有专家表示,应将政策目标由“吸引人才到基层就业”逐步转变为“为基层培养有意愿、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将促进基层就业政策的着眼点由“毕业生求职时”前置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这需要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通过多年观察,祝军发现,但凡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互动良好的地区,基层就业人才的流失率较低:“一是在良好互动过程中,学生有了较为充分的渠道了解基层、去基层见习;二是在去基层工作后,有利于学校为毕业生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关怀。”
在实证分析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马莉萍发现,优惠举措越明确、优惠力度越大的地区,基层就业的情况越好,注重长期职业发展的优惠举措对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促进作用较大:“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细化、明确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减少毕业生对基层就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担忧,消除毕业生在基层和非基层地区之间流动和职业转换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闻亚建议,长期的跟踪关怀机制必不可少:“基层就业学生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要及时做好激励关怀、跟踪帮扶,‘扶上马’后,更要‘送一程’。”
“需要注意到一个趋势,民营企业近年来成为吸纳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单位。”蒋承补充道,“建议继续发挥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开发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长的管理型、技术型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参与企业创新,综合运用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对中小微企业新招用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支持高校毕业生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力量。”(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