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事能办尽快办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19-12-16


现在,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了进一步更具体要求。

12月13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明确提出,“为企业家营造大胆创业、安心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事情能办尽快办”。

这次会议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也充分体现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件大事,刻不容缓。

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透露,今年以来,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仍然增长,而在这些高新科技产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

翻开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版图,就能更生动地发现,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力军”,力量之大、魅力之大,普通人很难想象。

从产业基础看,我国是全世界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取得这一成绩,重要一点,是中小企业填补了无数工业“空白”,串联起几乎所有产业链条,既是主链,更多是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零配件;

从地域经济看,凡是中小企业活跃的地方,创业兴业充满活力的地方,地方经济就活跃,发展势头就强劲,城乡面貌也更美丽。

从消费市场看,哪个地方中小企业富集兴旺,哪个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就相对较高,城乡消费市场也更加活力四射。

中小企业体量这么大、分量这么重,但是,这个庞大的“生力军”也一直经历着成长的磨炼与“烦恼”,尤其近几年,遭遇了更多更大的困难与压力。

具体分析,这些困难与压力,有的是由于企业自身素质不够,跟不上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有的是受一些非市场因素影响带来的连锁反应与刺激,在生意冷清的同时,信心和预期也跟着降低了。

对此,有的企业家说,中小企业“给点阳光就灿烂”。这一特点,既说明生命力旺盛,也说明抗风险能力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遭遇挫折。比如,银行断贷,订单减停,供货商断供,运输不畅,甚至某个职能部门一次“不走心”的行为,诸如此类的打击或意外,只要一次遇到,中小企业可能就没了“活路”。这些年,记者在各地调查,没少碰到类似案例。

正是因为这些新老问题和新旧毛病,多年来中央到地方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这次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举措更明确、更具体,针对性更强、聚焦更鲜明。要求突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和“一视同仁”这些“老大难”问题,提出“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事情,坚持能办的尽快办,共同努力,真抓实干,把中小企业的事办好”。

力度很大,分量很重,需要切实抓好、抓紧、抓实。

从实践来看,共同办好支持中小企业的事,既要严格执行中央出台的系列支持扶持制度条款和措施要求,加强加深对中央政策精神的理解执行,提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和手段,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对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步步夯实。

提高认识很迫切。过去许多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到不了位,“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因为一些地方或机构,对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所以行动起来要么无力,要么应付,甚至成为阻力。

现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六稳”,首先要确保“稳就业”,而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大头。同时,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必须发挥中小企业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能量与优势。这就需要拿出扎扎实实的举措,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等各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认识到位了,举措就会更实在,行动就会更有力量,就会“能办尽快办,共同努力,真抓实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