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区域合作 今后5年江西大动作不断
来源:中国江西网 日期:2016-11-03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深入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省(区、市)的合作。在生态保护方面,建立以鄱阳湖、洞庭湖为重点,以长江为纽带,干支流、上下游市县政府共同参与的河湖管理制度,建立跨行政区的水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在公共服务方面,鼓励江西高校与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学分互认,加强医疗保险即时结算互通合作等。
生态保护
建设湘赣边生态保护示范区
在省际生态保护协作重点项目中,积极争取将我省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幕阜山脉、怀玉山脉、雩山山脉核心区域县(市)和重要江河源头县(市)、鄱阳湖湿地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建设湘赣边生态保护示范区,共同打造湘赣边区域生态经济带,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以鄱阳湖、洞庭湖为重点,以长江为纽带,干支流、上下游市县政府共同参与的河湖管理制度,建立跨行政区的水环境保护奖惩机制。
共建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
共建以鄱阳湖、洞庭湖和丹江口水库为重点的“两湖一库”防护林、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林和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开展“珠防工程”的东江、北江上游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南岭建设为省际生态合作典范
共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把南岭建设成为省际生态合作典范。争取罗霄山山脉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提高生态价值和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与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合作
加强与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合作,在国土空间科学开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相互借鉴合作,共同探索生态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路径。
探索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
定期开展河流交界处断面、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互通监测信息。创新省际环境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省际环境通报制度,提高联合执法效率,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防止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在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盘活存量用地,防止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全面推进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
利用沿海优势建循环经济示范园
借助沿海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在我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联合体。合作共建城市建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进煤矸石、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共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公共服务
加强医保即时结算互通合作
支持复旦华山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华南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高等院校在赣建立临床护理进修培训基地,发挥先进医疗水平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医疗保险即时结算互通合作,制定操作办法和业务流程。
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区域内同等级医疗机构医学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相互支援,联合防治地方病。
鼓励名校学分互认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江西高校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学科共建、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支持发达地区科研院所、高校在江西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
共同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具有专业特色优势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强企业跨区域联办学校,实现企业—人才订单培养。
实现技术成果共享与互通
在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方面,加大技术转移数据平台建设,聚焦长江经济带、“长珠闽”地区技术成果共享与互通。共同推进国家研发平台、省级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实现省际技术转移、交易、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平台相互开放。
建立科技协同创新联盟。联合开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航空产业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与产业化为基点,合力提高江西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联合建立省际区域科技信息网络和技术交易网络,共同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促进沿海发达地区科技成果在江西转化。
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接续
推动省际就业社会保障合作,建立互联互通的用工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对接、待遇趋同、结转顺畅,覆盖城乡的省际社会保障网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生育保险政策一体化,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
建立跨地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养老金资格认证认可制度。加强省际区域内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服务协调,探索省际异地就医转诊和医疗费用结算服务。
“中国硅谷”和南昌合建示范基地
赣浙闽皖毗邻区域打造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国际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并争取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赣西湘东传统生态文化,挖掘民间绘画、铜管乐、花锣鼓、傩文化,共同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南昌高新开发区合作建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促进长株潭科技成果在新宜萍转化,两省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产业孵化园。争取中央在“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等人才项目上的支持,加快推进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