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积极推进香港与内地经贸领域深化合作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17-06-30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齐湘辉、于佳欣)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商务部副部长高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香港回归二十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新战略、把握国家发展新机遇。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香港与内地经贸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香港则是内地第六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也是内地最大服务贸易伙伴。香港同时还是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和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4.2%,内地对港投资占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52.5%。
CEPA促进两地经济深度融合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成功开启了两地制度性合作的全新路径。之后,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两地陆续签署了10个CEPA补充协议、《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和《CEPA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两地经济深度融合。
“CEPA是中国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香港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内地最早对外签署、全面实施并完成WTO审议的自由贸易协议,是目前内地对外商签的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协议。通过CEPA,内地对香港已全面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开展了丰富务实的合作。”高燕表示。
她说,货物贸易方面,自2004年1月1日起内地对原产香港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以来,内地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货物105.3亿美元,关税优惠58.5亿元人民币,香港共签发14.7万份原产地证书。受益于零关税措施,港产药品、食品、纺织服装等香港传统优势产品扩大了市场份额,机电及光学等香港新兴产品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服务贸易方面,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内地在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承诺和内地现行开放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香港扩大开放。特别是2015年底,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服务贸易协议》,这是内地首个在全境范围内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主要方式,全面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内地全境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通过《CEPA服务贸易协议》,内地对香港开放服务部门已达到153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160个服务部门的95.6%,其中62个部门完全实现国民待遇。使用负面清单的领域,限制性措施仅120项。跨境服务、文化、电信等使用正面清单的领域,对香港开放措施达183项。对香港累计开放个体工商户行业达135个。同时,明确在内地全境给予香港最惠待遇,即今后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只要有优于CEPA的市场准入措施均将适用于香港,以保持内地对香港最高开放水平。
高燕说,在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合作和教育合作等10个领域开展了合作。
积极推动CEPA升级工作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关于要“加大内地对香港开放力度,推动CEPA升级”的安排部署,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下的《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这两个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燕说,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当前内地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香港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两个协议是内地与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做出的特殊经贸安排,是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具体行动和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集中体现,是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支持。
《投资协议》是一个内容全新的CEPA子协议,全面涵盖投资准入、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等内容,为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加系统性的制度化保障。在投资准入方面,内地在市场准入方面再次对香港采用“负面清单”开放方式,进一步提升两地间的投资自由化水平。在投资保护方面,对投资的征收补偿、转移等给予国际高水平投资保护待遇。关于投资者与投资所在地一方的争端解决,双方共同设计了一套符合“一国两制”原则、切合两地需要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两地投资者的权益救济和保障作出全面和有效的制度性安排。
《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既包括对CEPA及其10个补充协议中有关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的全面梳理、更新、分类和汇总,也包括根据两地经贸合作实际需要提出的新的合作内容。重点内容包括:针对香港业界十分关心的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设置了专章;设立了次区域经贸合作专章,既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内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添活力;进一步深化两地在金融、文化、中小企业合作、知识产权合作等十四个重点领域的合作,同时新增了“法律及争议解决合作”和“会计合作”条款,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提供新的机遇。
内地与香港互为最重要的投资伙伴,通过《投资协议》,内地将进一步扩大对香港的开放,保持CEPA作为内地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这将直接惠及香港投资者在内地的投资、创业,保持香港的竞争优势,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将对香港来内地投资和内地赴香港投资实现更加全面、完善的投资保护。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把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次区域合作的内容纳入其中,使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大局,有利于内地与香港经济的全面深入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高燕表示,《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丰富了两地经贸合作的内容,标志着两地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推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不断向前,希望两地业界能够充分利用CEPA的政策红利,促进两地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香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设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时,均把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服务一流的专业优势和文脉相承的人文优势。
高燕介绍,商务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信息交流,利用两地经贸合作机制,畅通两地经贸信息,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通报政策信息;支持香港顾问咨询企业承担援外工程项目监理服务的试点工作,目前香港企业参与的援助尼泊尔和柬埔寨2个基建项目进展顺利,试点工作效果逐步显现;支持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协定谈判;与香港共同组织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洽谈,助力香港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高燕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商务部将继续加强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建全完善合作机制,在两地经贸合作机制中,将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专项议题进行推进;加强合作交流,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领域的优势,鼓励香港参与内地境外合作区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做好信息互通,建立经贸政策信息交流工作机制,支持内地与香港行业组织开展项目信息交流;搭建交流平台,支持香港举办或参与内地举办的“一带一路”相关论坛和活动,支持香港与内地各省市、行业组织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合作;完善合作环境,通过CEPA进一步对香港扩大开放。
此外,商务部还积极支持香港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于2014年推动香港与东盟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并取得积极进展;于2016年推动香港与马尔代夫、格鲁吉亚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并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商务部还支持香港继续在国际上扮演积极角色,参加、举办或协办了各种类型的国际经贸交流活动。
支持香港参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高燕说,商务部积极支持香港参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CEPA服务贸易协议中新增10条专门适用于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措施;促进粤港要素便捷流动,扩大粤港检验检测结果互认范畴;创新粤港标准互认机制;签署粤港共同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专责小组合作协议;加强粤港金融合作,率先实现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债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和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四个跨境”;共同推进法治环境建设,与香港共建国际仲裁中心;深化粤港人才交流。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吸引香港各界力量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据广东省统计,截至2016年底,累计新批设立港资直接投资项目4341个,合同吸收港资660亿美元。其中2016年,新批设立港资直接投资项目2232个,合同吸收港资506.61亿美元。不但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四洲集团、周大福、港铁等一批标志性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而且通过加快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还吸引了100多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入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商务部将积极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发挥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支点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新引擎。
“总体来看,‘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稳步发展的最大优势,商务部将继续支持香港融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不断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高燕说。
全力保障内地对香港农副产品的供应
对香港农副产品供应事关香港民生及稳定,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要保障供港农副产品稳定供应、质量安全。长期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密切且高效的联系机制。同时,内地还培育了一支长期稳定的供港经营队伍,建立了一批供港高标准生产加工基地,农副产品均经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港出口。
高燕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始终按照“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原则,充分征求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意见,足额安排配额,确保内地农副产品对港供应的稳定和质量安全,有效地保证了香港市场的稳定供应和市民的消费需要。
据内地海关统计,2016年内地供应香港农副产品541万吨,比1997年增长了2.5倍。其中,供港活猪及猪肉19.7万吨,是1997年的5.5倍;蔬菜85.3万吨,是1997年的2倍。
目前,香港全部的活畜禽、64%的鱼、92.7%的蔬菜、47.5%的小麦粉都是从内地进口的。根据香港方面的检测,近年来,内地供港农副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今后,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让香港市民吃上安全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