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医疗发展

来源: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   日期:2018-07-31


——全国物联网+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7月28日,由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的全国物联网+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陈虹、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周可仁、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殷大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王治国、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原主任、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执行会长路印林、    全国工商联会员部原部长、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理事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理事长刘红路、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医药养生保健报》社社长杨中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北京宣武医院副院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标准组组长贾建国、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中心研究员赵秋野、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信万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宽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联网专家、医疗机构负责人、企业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吴婧婧主持本次论坛
图: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出席本次论坛
       全国工商联会员部原部长、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理事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刘红路理事长在致辞中谈到,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探讨智慧医疗的创新之路,为广大科研机构、企业家和医疗机构搭建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形成官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合作体系。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高科技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是关乎社会民生的热点,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围绕智慧医疗创新来展开的。智慧医疗的另一个解释,就是物联网技术推动的医疗智慧化。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不光是下围棋,而且心电图,脑电图的分析,等等这些医疗方面,机器都比人工要强得多。通过医疗智慧化,将老百姓的就医简单化,医院的工作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准确。同时将医疗资源更加有效的利用,使得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更加完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主任殷大奎在论坛谈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极快的增长,到2017年,我国门诊量超过了80亿人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深入,我国医疗大数据雨后春笋,突飞的增长。2013年全球医疗保健数量为153个EB,当时预计年增长48%,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这个数字就要由153个EB增加到2314个EB,这就不得了,我们健康中国2030年,至少还要翻一倍。医疗健康领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我用“之一”。9个和人工智能密切的领域,实际不止,疾病筛查和预防,医学影像,病例和文献的分析,医院的管理,智能化的器件,药物,健康管理,人工的智能+基因检测。今天有很多大医院的院长他们长期在这个方面有很好的实践。我自己感觉到现在我们医学不仅仅是我们医务人员或者是医务管理人员,而是多学科,多行业,甚至跨国界的融合。我常说,我们现在唱歌都要跨界,我们这么大的健康产业,健康中国,民众的健康更需要在这个方面大家共同努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论坛上认为,健康这是我们新时代消费升级之后的大需求。中国去年的人均GDP达到了5万7936元,折合美元8582.94美元,这个水平就进入了中上等收入的行列。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的突出标志有很多突出标准,这个阶段就由过去的以第二产业拉动经济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并重,进而向主要第三产业来拉动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当中健康产业医疗服务,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健康问题是中国人面临当前突出大问题,而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我们老百姓老大难的问题。怎么解决,解决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包括大家的消费习惯,健康观念的转变,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物联网+智慧医疗。综合来说,健康是我们消费升级的大需求,健康问题是我们现在中国大课题,看病难,看病贵,这是老百姓最头疼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医疗的需要。物联网+智慧医疗是大产业,是一个大事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北京宣武医院副院长、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标准组组长贾建国、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中心研究员赵秋野参与了论坛的圆桌对话,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展开了对话交流。

分享: